BOB全站官方网站上海大力布局集成电路设备材料产业
栏目: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:2023-01-22
 Bob体育彩票来自上海经信委的消息说,2022年,虽受疫情影响但是仍保持高增长态势,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,增长近20%。另外,今年以来,中芯临港、积塔二期,超硅造明、安靠封测等一批重要企业,陆续开工建设,1-9月份,投资同比增长了78%。目前,上海集聚了超过2200家的集成电路企业,培育了27家科创板上市企业,汇聚了全国40%的产业人才,也集聚了国内50%行业创业资源。 

  Bob体育彩票来自上海经信委的消息说,2022年,虽受疫情影响但是仍保持高增长态势,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,增长近20%。另外,今年以来,中芯临港、积塔二期,超硅造明、安靠封测等一批重要企业,陆续开工建设,1-9月份,投资同比增长了78%。目前,上海集聚了超过2200家的集成电路企业,培育了27家科创板上市企业,汇聚了全国40%的产业人才,也集聚了国内50%行业创业资源。

  在芯片制造,上海拥有全国25%的代工产能,有力地支撑了国内的设计需求,在芯片设计领域,去年上海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人民币,位居全国第一,在5G处理器、人工智能、汽车电子领域培育了一批芯片设计的龙头企业;在装备材料领域,中微公司的刻蚀机已经批量进入量产应用,12英寸的硅片已达到百万片的量级,在封装测试领域,安靠、日月光等,在上海先进产能的比例不断提升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上海已经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、产业链最完整、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城市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,是全产业链式的发展,除设计、制造、封装之外,近年来,上海同时高度重视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产业的发展,力求从底层为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撑。

  据了解,2021年,上海集成电路材料销售规模已经达到290亿,同比增长30%。其中,张江设备材料业超过上海的一半以上,占到52%。2022年1-8月,上海集成电路设备材料继续保持增长态势,实现销售170亿元,同比增长30%。

  根据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布局,上海是以张江和临港,为双核驱动来布局集成电路全产业链,同时在金山、奉贤两地布局化工区,近两平方公里的区域,重点发展电子化学、制造、仓储和研发。

  具体说来,目前,在张江集成电路设备材料业当中,除集聚了国内知名度的企业中微、盛美、陛通、安集等企业之外,还集聚了应材、东电、泛林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中国总部。张江已经具备了光刻机、清洗、抛光、电镀,PVD\CVD\ALD、量测检测,离子注入等设备,以及抛光业、材料业研发和产业化。

  临港,则是上海新的东方之芯,上海集成电路第二个全产业链的集聚之地。目前落户了新昇大硅片,中微等设备材料企业。芯源微、拓荆科技等国内领先的企业也选择将尖端产品移至临港。

  此外,上海部分区县形成了特色材料,松江区,在关键工艺材料硅片领域,有自己的特色。青浦区,在前道量测检测设备形成了特色,宝山区则是电子化学较为突出。

  先进装备已向先进工艺方面发展。在先进装备方面,已经触及到3纳米,比如,中微的刻蚀机,可用于3纳米芯片制造。目前,中微的5纳米刻蚀机已经进入到国际一流的产线纳米原型机的设计、制造以及初步的工艺。

  整体实力已经上了新台阶。5到7纳米的设备解决方案,正在研发和量产的品种上,已经日益丰富。比如,中微先进逻辑电路的刻蚀设备,就是针对7纳米以下逻辑电路的刻蚀应用场景,另有7到5纳米的ICP刻蚀机,针对结构的逻辑芯片制造。

  销售增长率较高。中微公司2022年的订单增长了62%、盛美则同比增长60%、新昇增长了36%、安集增长了近60%,在行业下行的趋势下,实现了较高的增长。

  重复订单增多。产品性能稳定地经受产量的考验。中微2022年上半年等出刻蚀设备,薄膜设备已经超过2600多台,在70多条生产线进行大规模量产。盛美的设备出货量2021年超过了170台。新昇累计出货大硅片则超过600万片。

  战略性布局更深更远。中微已经投入了多家企业,业务逐步拓展到前道、量测设备。盛美已经不只限于清洗设备,业务涉及到电镀、微抛光等领域;安集也设立了子公司,投资了原材料项目。设备企业在零部件领域拓展。上海的化学化工区,已经规划了2万平方米,重点规划光刻胶等重点产品,目标打造电子化学品的研发测试和本土化生产、物流的领域。在材料领域,在“十四五”期间,配套能达到50%,到2032年后,国产化设备自主可控。